::: 導覽位置:首頁 > 溫馨小站

溫馨小站

跨機關通報服務好貼心
106/05/09
某日午後,一對老夫妻來到戶政事務所辦理遷徙登記,欲從臺北市遷至本轄,經由我向渠等解說,辦理遷徙登記可同時結合跨機關通報服務免於舟車勞頓之苦,老夫妻開心地驚訝表示從前辦理戶籍遷徙完還有許多機關必需親自跑去辦理戶籍地址變更,事後還要電話查詢各機關辦理情形及進度,忙得人仰馬翻,現在如此貼心的通報服務省去許多精力及時間,今日新北市政府戶政跨機關服務真的很便民揪感心!老夫妻兩人帶著感謝的爽朗笑聲也感染了我,讓我心裡也愉悅了起來,在離去時亦一再的感謝我們提供的服務。在第一線從事戶政為民服務工作的我們,時時都會秉持提供民眾更細心、貼心及更具同理心的服務,於服務中遇到需要幫忙的民眾,職責之內給予最迅速且即時的協助,當民眾離去時給予我們一句感謝或一個微笑,都是激勵我們工作的動力來源,同時具有成就感,創造雙贏,何樂而不為。
戶政用心,民眾安心
106/04/12
在戶政事務所工作時間雖不長,但經歷過幾件讓我小有成就感的故事。本月某日午後,汪先生與黃女士相偕來戶所申辦恢復戶籍,並辦理結婚及子女設籍,原本只是一個雖耗時較長但還算單純的案件,但在調出汪先生的戶籍資料時發現,汪先生幼時來臺使用的姓名,與其所持中華民國護照及結婚、定居證相關資料有所出入。原本欲請民眾持定居證至移民署更正資料,後確認戶籍資料上之字實為異體字,故於恢復戶籍後續辦更正姓名,民眾不須另行更改相關文件。對此汪姓夫妻相當感謝戶政人員的幫忙,並對中華民國戶籍資料的完整讚譽有加。回想過去幾個月的戶政生涯,曾多次在辦案調查資料時,不經意發現個資錯誤需更正的情況,很多民眾對此都不自知,經告知並辦理更正後,都非常感激戶政人員的用心,每次完成是類案件都很有成就感,也慶幸自己在戶政資料的建構歷程中扮演一個為民服務正確戶籍資料的角色。
知足快樂的一世紀
106/03/15
每年2月是本市到府關懷百歲人瑞的時候,聽聽年齡逾百的爺爺奶奶健談分享其養生之道,藉以瞭解其生活狀況。 早年務農的盧奶奶今年雖已104歲,身體仍然十分硬朗,可自行著衣、洗澡及如廁,生活起居對她一點也不困難。因宗教信仰虔誠長年茹素,每日皆自行搭乘公車到「行天宮」朗誦經文,更到山上撿拾竹枝編織成竹掃帚餽贈宮廟親友使用,行善義舉屢見不鮮,回饋社會不落人後。平日飲食主要以白開水、地瓜飯與青菜為主食,樸素簡單、忠於原味,重要的是不加味素。 盧奶奶當日為大家分享長壽秘訣,她告訴我們,除了崇尚自然飲食外,凡事不要憋在心裡,千萬不要生隔夜氣,如此身體自然健康長壽。訪談當日盧奶奶熱情地親手下廚鹽炒花生,那暖暖的花生滋味雖淡中帶鹹,卻令人難忘而回味無窮。 永和區百歲人口至106年2月底計有79位,在本市各行政區中名列前茅,每次訪查中會發現爺爺奶奶們大多爽朗健談,雖然有聽力退化的情形,與其對話時只須耐心地放慢速度,爺爺奶奶們皆會熱情回應。從百歲長者的眼神中,總有堅定的信念,凡事豁達開朗,時常保持良好的心情,才能享受一世紀的快樂,「平淡」和「微笑」是奶奶給晚輩最寶貴的養生啟示!
多一點的關心,未來會更加美好
106/02/08
多一點的關心,未來會更加美好
戶政為庶政之母,人從出生到死亡各種身分及遷徙登記皆與戶政息息相關。 越南國人裴小姐結婚十多年育有2個小孩並隨先生回臺在新北市永和區居住開店經營越南牛肉河粉小吃生意,但因先生眼疾需要特別照顧及經濟因素關係需持續開店賺錢,因此得知裴小姐不懂國籍法歸化相關規定時,主動至店內協助報名戶政事務所開辦的外籍與大陸配偶生活適應輔導班以取得歸化我國國籍上課時數,並提供歸化我國國籍相關協助。 裴小姐近來因有事前來戶政事務所詢問,特別再過來拜訪我與國籍業務承辦人,一再感謝先前幫了她很多忙,訴說因先生身體不舒服行動不方便急需人照顧而兩個小孩年紀尚小無法獨立自主,加上店裡也需有人照顧做小吃生意賺錢,忙得不可開交,我們的主動協助讓他鬆了一口氣,倍感窩心,也很開心認識我們這些朋友,會永遠記得戶政事務所的用心服務!!! 現在我還會推薦朋友到她的越南牛肉河粉店吃飯,人與人都是要互相幫助,獲得認同肯定,其實只要多一點付出多一點用心,對方一定可以感受到我們的善意,同時也會有真心的感謝。 謹獻給一起在永和戶政事務所的同仁們,多一點的關心,未來會更加美好。
戶政志工如願更正正確出生地
106/01/03
戶政志工如願更正正確出生地
李媽媽退休後在新北市戶政事務所從事志工服務民眾,前陣子無意間與戶政事務所同仁提到自己身分證雖然記載出生地「高雄市」,不過實際上是在大陸出生。 原來李媽媽來臺灣時年紀還小,起先並不太清楚自己在哪出生,以致於民國75年換發國民身分證時將本籍地「南京市」申報成出生地,後來因李媽媽的母親一度誤以為出生地是指從大陸來臺初次申報的戶籍地,於是李媽媽又在民國95年間把出生地更正成「高雄市」。直到最近才弄清楚自己是在大陸四川省成都市出生。 雖然確定了自己的出生地,但之前已經向戶政事務所更正過一次,現在又沒有書面證明,心想應該沒法更正了,後來才在戶政事務所同仁的鼓勵下,抱著一線希望提出申請。 承辦人員受理後,一開始也很為頭痛,翻找相關法規才查到內政部民國91年有類似案例的函釋,可以類推適用,於是個案核准李媽媽的申請,了卻她延宕多年的心願。 民國81年廢止本籍時,改採出生地登記,國民身分證、戶口名簿都有記載出生地。出生地顧名思義是指出生所在地,像現在多數人是在國內醫療院所出生,出生地就是醫療院所所在地,例如在臺北市台大醫院出生的新生兒,雖然向新北市的戶政事務所申辦出生登記,身分證統一編號開頭是「F」,仍應依出生證明書登載出生地為臺北市。早期在大陸出生因戰亂來臺的民眾,如果出生地申報錯誤,一般很難提供出生證明文件申請更正,不過仍可洽詢戶政事務所是否可依其他法規或證明文件辦理。